2019年上半年动力煤价格将先抑后扬,全年维持振荡偏弱、重心下移行情,主要运行区间在480640元/吨。
从时间上看,4-5月、10-11月都算淡季采购,电厂淡季采购------港口淡季涨价------港口价格由预期原因撑至旺季------预期落空旺季价格下跌。同样,2019年的起点太低了,年初几个月500-600元的价格,和2018年700多元的价格相比,已经积累了很大劣势,一定程度上说,除非春节后至12月底价格出现大幅上涨,否则前面几个月挖的坑已经决定了难以填回来。
补库原因:库存过低,吃过大亏。电厂库存低位的软肋恰好遇到高日耗,不断消耗不断补充,然而补充尚不及消耗,库存继续下降的同时价格一路上涨开始了正反馈。(5)8月3日至12月31日,全新模式,震荡运行。4.电厂面对年长协减量,月长协增量的时候,不大乐意,说明也认可年长协的价格是低价。1月初的极乐观,4月初的极悲观,5月的极乐观,8月的极悲观。
2019年的长协政策已经确定,年长协和月长协都增加了新的内容,年长协选择比较稳定的三个指数计算均价,月长协选择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四个指数计算均价。从过年后开始补库,电厂库存就一直居高不下。2018年10月底,重点电厂、沿海六大电厂、长江口的库存分别比上年同期高出18%、40%和93%。
在经济下行几成共识的背景下,社会用电量增幅回落预期较强,电力需求增速难以维持高位增长,煤炭消费增速预计将进一步回落,煤炭需求的峰值已经出现。2018年计划退出产能1.5亿吨,假定已经按照计划完成,那么累计去产能6.2亿吨。随着运力的增加,2018年北方港下水煤并未感受到来自运输环节的瓶颈制约。未来铁路运力总体供应充裕,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。
其中,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.1亿吨,较2017年增运6.5亿吨,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%,较2017年产运比提高15个百分点。7月禁止二类口岸经营煤炭进口业务。
2018年4、5月再度传出部分口岸严控进口煤消息,引发市场诸多猜测。1-10月全社会用电量需求增速8.7%,略高于火电6.6%的增速。2018年1-10月全国原煤产量289889万吨,同比增加4600万吨,增幅5.4%,增速较2017年同期提升了0.6个百分点。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当严峻,出口、国内房地产对工业品拉动后劲不足,基建能否如预期形成需求支撑也需要时间验证。
年底进口煤限制暂时取消。2017年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对于汽车运输的限制,使得一部分货运量转移到铁路上,进一步加剧了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28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1.1%。目前看,并未一刀切,一船一议考虑到了终端实际情况,这也使得2018年12月最终进口数量仍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。
1-10月,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9418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.6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.4个百分点。2017年我国煤及褐煤全年进口总量2.71亿吨,2018年1-11月煤炭进口量已经与此基本持平,12月几乎没有可以报关的额度。
蒙华铁路计划于2019年年底投入运行,预计运行初期可以带来3000万-3500万吨运力增长。环渤海地区铁路运力紧张局面已经缓解,并逐渐趋于宽松,在蒙华铁路运力彻底发挥之前,内地省份煤炭供应依然偏紧、运力缺口较大。
进口煤在我国华南、华东部分电厂中有一定的刚性需求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煤炭南北运距长、运输成本高的问题。同期大秦线累计煤炭运量37417万吨,同比增长4.06%。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,产能置换、优质产能投产陆续完成,2018年煤炭供应总量相对充裕,在此基础上,今年供应将继续增加。其中,10月水泥产量22043.2万吨,同比上涨13.1%,环比上涨6.1%。D终端库存大概率在高位2018年库存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坑口库存有限,港口及终端电厂库存大幅提升。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运输结构、增加铁路运输量的决策部署,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实施《2018-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》,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,降低物流成本,优化产品供给,明确提出到2020年,全国铁路货运量达47.9亿吨,较2017年增长30%,大宗货物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比例稳定保持在90%以上。
电厂的库存策略对于动力煤价格波动节奏依然有较大影响,季节性特点将继续弱化。B进口政策不确定性较大2017年以来我国进口煤相关政策的变化多次引发市场关注。
今年的进口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,总量回落是大概率事件,执行总量控制目标的同时,预计会分解为按季度执行。C消费增速或进一步趋缓2018年电力需求好于预期,三产及居民用电增幅超两位数。
我国煤炭市场特有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对于运输能力要求极高,特别是煤炭需求高峰期,车皮紧张、运力不足往往会进一步推升港口煤炭价格。预计今年进口政策的效果和精准性将明显提升。
二是随着长江码头接卸能力的提升,以及跨地区输电带来的长江腹地省份用煤需求增加,长江码头的地位逐渐增强。2016年行业投资增速为-24.21%,2017年为-12.82%,2018年1-10月行业累计投资增速水平为5.2%,再次由负转正,煤炭行业进入到平稳发展期。一是因为电厂转变了采购策略,全年执行淡季累库存,用高库存应对旺季价格上涨。第三产业用电量9078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3.1%
今年的进口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,总量回落是大概率事件,执行总量控制目标的同时,预计会分解为按季度执行。1-10月,全国粗钢产量78245.8万吨,同比上涨6.4%。
B进口政策不确定性较大2017年以来我国进口煤相关政策的变化多次引发市场关注。2018年4、5月再度传出部分口岸严控进口煤消息,引发市场诸多猜测。
因严格控制超产,煤炭供应由严重过剩快速转向供给不足。第三产业用电量9078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3.1%。
电厂的库存策略对于动力煤价格波动节奏依然有较大影响,季节性特点将继续弱化。2017年我国煤及褐煤全年进口总量2.71亿吨,2018年1-11月煤炭进口量已经与此基本持平,12月几乎没有可以报关的额度。未来,大秦铁路已经接近饱和,增长空间不大。为解决供应严重过剩问题,我国煤炭行业自2016年开始供给侧改革。
蒙冀铁路随着相关配套设施、集运站建设完成,有望增加运力3500万-4000万吨。A2019年供应将偏宽松随着煤炭行业利润改善,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局面有所好转。
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用电量61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9.8%。2017年5月严控劣质煤进口。
2016年计划退出产能2.9亿吨,实际退出3.5亿吨,超额完成计划。2018年1-10月全国原煤产量289889万吨,同比增加4600万吨,增幅5.4%,增速较2017年同期提升了0.6个百分点。